Skip to content

1.消食药(7种)

254.神曲

  • 别名: 六神曲、六曲
  • 性味归经: 甘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煎服,6~15g。消食宜炒用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

  • 主治: 健脾和胃,消食化积, 用于饮食停滞,消化不良,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呕吐泻痢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55.山楂

  • 别名: 鼻涕团、柿楂子、山里果子
  • 性味归经: 酸、甘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煎服,9~12g。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强,常用于肉食积滞,泻痢不爽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。

  • 主治: 消食健胃,行气散瘀,化浊降脂。用于肉食积滞,胃脘胀满,泻痢腹痛,瘀血经闭,产后瘀阻,心腹刺痛,胸痹心痛,疝气疼痛,高脂血症。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。用于肉食积滞,泻痢不爽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56.莱菔子

  • 别名: 萝卜子、芦菔子、萝白子、菜头子
  • 性味归经: 辛、甘,平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煎服,5~12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本品辛散耗气,故气虚及无食积、痰滞者慎用。不宜与人参同用。

  • 主治: 消食除胀,降气化痰。用于饮食停滞,脘腹胀痛,大便秘结,积滞泻痢,痰壅喘咳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57.阿魏

  • 别名: 熏渠、哈昔泥
  • 性味归经: 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1~1.5g,多入丸散和外用膏药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孕妇禁用,脾胃虚弱忌用。

  • 主治: 消积,化瘕,散痞,杀虫。用于肉食积滞,瘀血瘾瘕,腹中痞块,虫积腹痛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58.鸡内金

  • 别名: 鸡黄皮、鸡食皮、鸡嗉子
  • 性味归经: 甘,平。归脾、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煎服,3~10g;研末服,每次1.5~3g。研末服效果优于煎剂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脾虚无积滞者慎用。

  • 主治: 健胃消食,涩精止遗,通淋化石。用于食积不消,呕吐泻痢,小儿疳积,遗尿,遗精,石淋涩痛,胆胀胁痛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59.鸡矢藤

  • 别名: 鸡矢藤,牛皮冻,臭藤
  • 性味归经: 味甘、酸,性平。归心,肝,脾,肾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15~30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

  • 主治: 祛风利湿,消食化积,止咳,止痛。用于风湿筋骨痛,跌打损伤,外伤性疼痛,腹泻,痢疾,消化不良,小儿疳积,肺痨咯血,肝胆、胃肠绞痛,黄胆型肝炎,支气管炎,放射反应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,农药中毒;外用于皮炎,湿疹及疮疡肿毒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

260.麦芽

  • 别名: 大麦芽、大麦蘖、麦蘖
  • 性味归经: 甘,平。归脾、胃经。
  • 用法用量: 煎服,10~15g,回乳炒用60g。
  • 适用体质:
  • 禁忌: 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。

  • 主治: 行气消食,健脾开胃,回乳消胀。用于食积不消,脘腹胀痛,脾虚食少,乳汁郁积,乳房胀痛,妇女断乳,肝郁胁痛,肝胃气痛。

  • 治病配方:
  • 养生药膳: